大自然的爆发只是一瞬间,可是我们要用多少年才能让一切复原?守候的过程漫长而艰难,无论是痛失挚爱,或者是拖着残缺之躯,都肩负沉重的责任……唯有相信不放弃,就还有希望;相信爱,心愿就能达成。未来正如这劫后余生的春天,正如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田,正如绽放枝头的梨白桃红;废墟中,板房旁,随处可见,生命强大,无法阻挡。[发表评论]

我想有个家

我想有个家,不需要华丽的地方

·愿居所固定温暖安全
对于震区的大多数居民而言,在板房或者窝棚住了1年了,想有个正正经经的房子当然就是最大的心愿。新房重建的政策是:每户2万元补贴,2万元贷款,1.2万元的奖励款。而在映秀镇贫困村的单身汉看来,新房落成的意义不仅意味着温暖安全的居所,另一半的到来也指日可待。详细>>

·愿身体健康远离伤病
在5·12地震中,37岁的马建寿7根肋骨断裂、股骨骨折、骨盆骨折、左腿骨折、右手腕骨折、踝骨骨折,目前,多处骨折处已经恢复。马建寿的康复情况令人欣慰,然而,据绵竹医护人员称,地震中不少伤者经医院医治后,便匆匆离院回家了,但目前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康复状况非常不理想,需要二次手术。详细>>

·愿自食其力养家糊口
“5·12”汶川大地震,造成152万灾区城乡劳动者失业、失地、失房。伤痛尚未平复,如何谋生已成了幸存者们的头等大事。而来自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初,四川地震灾区已经有超过120万受灾群众实现就业。详细>>

我想有个家,受惊吓时不会害怕

四川地震孤儿姐妹不愿分离 渴望有稳定家庭

·地震孤儿:让爱停止迁徙

同一个电话号码,廖亿萍每天都要拨打十几遍。虽然她知道,电话那端再也不会出现熟悉的声音。打给的是爸爸,人已经在天堂。16岁的廖亿萍已经历了太多生离死别。3岁时父母离婚,10岁时生母离世,16岁时,父亲和继母在地震中双亡。此后,她与同父异母的的妹妹寄住在亲戚家中。经历了烦躁、自责、彷徨和坚强后,有一个稳定的家,是这对小姐妹共同的心愿。 详细>>

11地震孤儿的新年心愿

·祖孙家庭:活到80岁养大孙儿

都江堰市的张正年心事重重。地震带走了他的女儿和女婿,留下一个2岁多的外孙女。他已经60多岁,老伴身体也不好。他对自己下了任务,一定要坚持活到80岁,把外孙女抚养成人。5-12地震带走了四川千余名孩童的双亲,原本的小康之家一夕破碎,年事已高的祖辈又往往缺乏收入来源,拉扯孩子十分不易。详细>>

·重组家庭:是时候要个孩子了
何蓉、贾德军是擂鼓镇第一对重组夫妻。何蓉说,最近她老做同一个梦,她梦到身高1米77的儿子又回来了,然后,儿子越变越小,小得她一只手可以托起来,就像一个婴儿一样,“我想要个孩子了。”震后一周年之际,灾区首个再生育小高峰已经来临。详细>>

征512个灾区孩子的梦想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那些多彩璀璨的梦想,至今还在我们脑海里闪光。所幸,我们有一个温暖的家园,让我们的梦想生根开花。但现在有一群孩子,他们按捺着怀中的梦想,期盼梦圆!灾区的孩子们,他们现在的梦想是什么?新浪社区绿丝带向您征集512个灾区孩子的梦想!详细>>
征512个灾区孩子的梦想
征512个灾区孩子的梦想
征512个灾区孩子的梦想

未来不是梦

我没忘记对自己的承诺

·腿没了还可以当残奥运动员
22岁的田富刚在坚持。这个正值盛年却在地震中瘫痪的东汽机械维修工人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积极进行枯燥、艰苦的康复练习。颇具运动天赋的他梦想着成为一名残奥运动员,为家人、为女友、也为自己找到一条可行的出路。详细>>

·80后女书记在地震中长大
28岁女孩张颖毕业后并没有正式工作,但现在她是都江堰幸福家园板房区的党支部书记,负责这一片板房区的行政工作,辖区共有6700多人。一年来工作当中的磕磕碰碰让这个女孩迅速成长。张颖说,经历过地震,她有一种公民意识,很多事情以前她不会去做,但是现在,只要有这个能力,她就会去做。详细>>

·女教师在板房教室里燃尽生命
“救救我,我还有一个毕业班没教完!”手术灯下,44岁的女教师叶德英紧紧抓住主治医生的手,发出了最后的请求。这一天,距离她的学生参加毕业考试已不到一个半月。“您在板房教室里燃尽生命。”她的学生这样写道。地震后,教学楼成了危房。重病的叶老师每天奔走在帐篷和板房授课。再坚持一两个月送走毕业班,曾是她最大的心愿。详细>>

我没放弃自己想要的生活

映秀镇板房区的一家饭馆

·板房前的塑料盆里开满鲜花

如果不是遍地的板房和近处的废墟,外地人也许会觉得,这里跟川西每一个小镇没什么两样。板房前面,砖头垒砌的花池里种满了花。在映秀,花草被种在各种可能的容器里,有砸碎的花盆,有掉了瓷的铁盆,有红色塑料脸盆,甚至有的用塑料袋包起,塞在废旧轮胎里。被地震夺去的一些东西正在慢慢回到这里。详细>>

·北川板房KTV开选K歌之王
虽然装修简陋,麦克风音质中下,但北川擂鼓镇上挺立的两家崭新的KTV却能每天吸引上百人。从低吟的悲伤情歌到悠游的民歌,再到欢快的流行曲,擂鼓的人们在音箱的爆发中,听到了歌者的故事,懂得了坚强。在悲恸过后,生活还得继续,坚强的北川人选择了以歌疗伤。在一个周末,这家KTV门口的空地上举办了一场唱歌比赛,进行了整整3个小时,直到最后时刻,现场观众没有一人离开。详细>>

回访背儿子遗体回家父母:立志修好下山泥路

·丧子父亲立志修好下山路

去年的“5·12”大地震中,漩口中学高一学生程磊,在倒塌的校舍中遇难。程林祥与妻子冒着余震,步行了50里山路,把17岁儿子的遗体背回了家乡水磨镇连山坡村。上个月,程林祥70岁的老父亲程瑞全,又在这条山路上连人带车摔下了数百米深的悬崖。现在,这个39岁的男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泥巴,去山下的镇子上买水泥,他要和山上的邻居们一起,修好这条“该死的”山路。详细>>

回访灾区见证重生

重生之寻找平和

重生之寻找平和

探访背妻男吴加芳震后一年的生活
重生之寻找慈悲

重生之寻找慈悲

四川罗汉寺为救地震孕妇破清规 破“戒荤腥”
 重生之寻找希望

重生之寻找希望

村民震后谋生之路:守望废墟出售记忆
 重生之寻找平衡

重生之寻找平衡

林浩父亲“经纪”儿子未来
 重生之寻找安宁

重生之寻找安宁

探访北川自杀官员董玉飞之妻:煎熬中坚强生活
重生之寻找稳定

重生之寻找稳定

四川地震孤儿姐妹不愿分离 渴望有稳定家庭
重生之寻找顽强

重生之寻找顽强

富翁地震后从零开始 在工厂打工养活儿女
 重生之寻找责任

重生之寻找责任

四川官员讲述救灾经历:因7条裤子被控私分物资

我们相信爱

不孤单,当我知道你在身旁

最可爱的志愿者撑起“中国脊梁”

·最可爱的志愿者撑起“中国脊梁”

在各级团委报名登记在册的志愿者多达118万人,被团委直接派遣到灾区的有18万人。至于自行前往、“未列入名册”的则不计其数。这是一个庞大而惊人的数字,大量志愿者的涌现,是中国社会公民意识得到强化的重要标志。他们自发自愿,冒着生命危险,后果自负地为灾区人民奉献爱心、参与救援的行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性善美、高洁的重要复苏和觉醒。 详细>>

·不去锦上添花,专为雪中送炭
在5·12地震中,37岁的马建寿7根肋骨断裂、股骨骨折、骨盆骨折、左腿骨折、右手腕骨折、踝骨骨折,目前,多处骨折处已经恢复。马建寿的康复情况令人欣慰,然而,据绵竹医护人员称,地震中不少伤者经医院医治后,便匆匆离院回家了,但目前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康复状况非常不理想,需要二次手术。详细>>

·“妈妈之家”为丧子母亲疗伤
在志愿者刘猛看来,失去孩子的母亲是灾区最应关注的一个群体,“因为她们受到的创伤更持久、更难以愈合”。她们表面上看都已接受了现实,逐步开始新的生活,但那抹不去的痛永远存在于心底,一旦被重新激起,哀伤难抑。详细>>

相信爱,能连起最美的心愿

地震不仅改变了成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孩子们的世界,在此,我们记下了几则灾区孩子的梦想,希望这些小小的梦想和心愿,有朝一日能成为现实。

·不当设计师,要当白衣天使
四年级小学生王耀曾经想当一名设计师,但是,5-12地震的到来,改变了她的理想。长大后,究竟是当一名女消防员,还是志愿者,又或者是给人治病的医生?小小的王耀几经挣扎,终于下定决心:要当一名白衣天使。因为:白衣天使们给灾区受伤的人们一个健康的身体,让大家能够一起分享快乐。详细>>

·什邡小女孩想去北京看鸟巢
当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举行时,什邡灾区的小姑娘龙怡正在安置房中的电视机前。她清楚地记得,开幕式上璀璨的烟花,和电视机前激动的父母。在震后的第二个儿童节来临前,龙怡在日记下写出了自己的心愿:我希望能一个人站在鸟巢的中心点,对鸟巢说“鸟巢,我爱你!”详细>>

·想要一台电脑知道家乡的消息
相比而言,何欣梅的愿望是非常具体而形象的:拥有一台笔记本电脑。她写道:那一次,我偶然间走到了电脑城,那五颜六色的电脑吸引了我的眼球,要是我有一台笔记本电脑该有多好啊!那样我就能知道家乡的消息了。详细>>

寄送爱心包裹

中国扶贫基金会依托中国邮政网点在全国开通3.6万个爱心捐赠站,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只需要通过邮政网点捐赠爱心包裹(统一的善品和捐赠标准),就可以一对一的将自己的关爱送给需要帮助的人。详细>>
低年级学生包裹内容
高年级学生包裹内容
学校包裹内容

登录: 密码: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