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根本战略:接触+遏制

美国对华根本战略实际上万变不离其宗,始终是在“接触加遏制”的框架内进行调整,只是不同政府在不同时候对接触还是遏制孰重孰轻考量不同而已。可以说,美国对华根本政策就是把“接触加遏制”这两手紧密地结合起来。而正因此,中美才有了稳定和发展的可能。

尼克松时代,由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矛盾甚至战争,美国人看清了中国共产主义的民族主义色彩和实用主义态度,看清了中国在建设自己国家时进行的痛苦摸索。为了对付美国当前的主要敌人苏联,美国对华实现了全面的缓和。[详细]

1984年里根访问中国

1984年里根访问中国

进入改革开放时代,邓小平展开了务实的脱意识形态化的外交,国家利益成为在外交中高于一切的东西,意识形态退居其后。这时的美国人不再将中国看作是邪恶帝国,此时,影响中国进而改变中国的政策取代了敌对中国的政策,美国于是力图在中国的对外开放中影响中国,然后逐渐将中国纳入西方价值体系,以实现改造中国的目标。里根访华,沿途一路向中国人宣讲个人主义,苦口婆心地告诉中国人个人主义不是利己主义,而是人类赖以尊严地生活的基础,给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详细]

1993年江泽民在西雅图与克林顿首次正式会晤

1993年江泽民与克林顿会晤

当政后,克林顿主要在三个方面做反华文章。第一,人权问题,美国每年都搞人权提案指责,污蔑中国;第二,台湾问题,如支持李登辉访美,并挑衅大陆,以致1996年台海危机,而且在这场危机中,美国大肆干涉中国内政;第三,贸易问题,克氏当政时,中国入世谈判举步维艰。1995-1996年“台海危机”后克林顿调整了对华政策,积极发展对华“战略性伙伴关系”,使得中美关系重新步入了正轨。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敦促国会通过关于中国PNTR议案的问题上,克林顿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这为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详细]

2001年江泽民在上海与布什首次举行会晤

2001年江泽民与布什会晤

当小布什代表共和党首次竞选总统时,共和党的竞选政纲关于对华关系的部分是这样写的:“美国在亚洲的主要挑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是美国的战略对手,而不是战略伙伴。”“9·11”事件改变了布什对华政策。4年后,布什代表共和党竞选谋求连任,但该党竞选政纲讲到中美关系的部分是这样开头的:“共和党人相信美中关系是我们推动亚太地区稳定、和平与繁荣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欢迎一个强大、和平与繁荣的中国的崛起。”在这里,再也看不到将中国视为美国“战略对手”的说法,取而代之的是强调美国寻求与中国“发展建设性关系”。 [详细]

经济观察报看中美建交30年

专访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

专访美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

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中美是天然盟友...[详细]

专访前驻美大使李道豫

专访中国前驻美大使李道豫

中国前驻美大使李道豫:改革开放是中国外交的强大基础...[详细]

前美国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

专访前美国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

前美国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遏制中国毫无意义...[详细]

专访美助理国务卿约翰·诺利斯

专访美助理国务卿约翰·诺利斯

美助理国务卿约翰·诺利斯:中国崛起并非建立在美国衰退之上...[详细]

专访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前主任傅高义

专访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前主任傅高义

傅高义:中国仍需要向日本学习 ...[详细]

专访美中关系委员会前主席兰普顿

专访美中关系委员会前主席兰普顿

美中关系委员会前主席兰普顿:构建更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详细]

中美三十年:如何重寻黄金年代
美国和中国的关系被放置到一个更为严峻的背景下,那就是大国和正在崛起的大国之间该如何处理彼此的关系。已有的超级大国试图去管理正在崛起的力量,世界历史表明这种尝试都不成功,而且结果都是灾难性的——德国的崛起不能被管理,日本的崛起也不能被管理。更加理性的做法是把新的大国引入到世界的议事厅。李光耀学院的院长马凯硕正是如此建议:为什么不向这些国家开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主要职务...

您认为哪个符号最能代表美国文化

近日,美国《新闻周刊》根据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的网民投票,评选出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文化的二十大形象符号,请问您认为哪个符号最能代表美国文化:

华尔街
百老汇
好莱坞
麦当劳
NBA
可口可乐
希尔顿
万宝路
迪士尼
硅谷
哈佛大学
感恩节
超人
自由女神像
芭比娃娃
白宫
橄榄球
爵士乐
星巴克
沃尔玛

中国文化“入侵”美国:功夫+熊猫=功夫熊猫

不可复制的李小龙

不可复制的李小龙

当李连杰成为好莱坞动作片明星、成龙电影风靡世界,人们依然不会忘记是李小龙打开了这扇通向世界的大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人为这个中国武术明星痴迷:这个看起来有些单薄的中国人是如此的擅长打斗,他的出手总是那么迅速和致命。一时间,“Chinese GongFu”席卷美国,是当时年轻人追随的热潮。一位好莱坞导演说:“李小龙是美国电影史上和社会史上诞生的最出色的东方人。在未来的200年里,没有一个东方人能够超越他对美国的影响。”[详细]

明星熊猫“珍珍”的美国生活

明星熊猫“珍珍”的美国生活

在尼克松1972年初次访华的欢迎宴会上,尼克松夫人连声赞叹香烟盒上精美的大熊猫图:“真是太精美了!我太喜欢大熊猫了!”周恩来当即作出回应:“总统夫人,我们送你一些吧。”两个月后,中国的一对大熊猫得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定居,成为中美两国的友好“使节”。[详细]

2000年,中国幼年大熊猫“美香”和“添添”乘坐美国联邦快递公司专机“熊猫一号”,飞抵美国首都华盛顿。两只可爱的大熊猫受到了当地美国人的空前热烈的欢迎。panda这个词已经在美国人中间升温。[详细]

功夫熊猫

功夫熊猫

从文化角度来看,好莱坞大片《功夫熊猫》其实是一个以中国元素做框架、由美国精神支撑的故事,它在重要的中国符号中悄悄地注入了美国文化的基因。但这只卡通熊猫在中国人中引发了冰火两重天式的反应。一方面,票房全线飘红,甚至在因抵制事件延期放映的熊猫故乡四川,也被当地影院称为“有史以来票房最成功的动画片之一”;另一方面,有人因为“不能接受好莱坞在劫后余生的中国捞金”而呼吁“抵制”。这种奇怪的反应,被美国《纽约时报》专门撰文称为“嘲弄与喝彩并存”。[详细]

美国文化“入侵”中国的三剑客

可口可乐重回中国历程

可口可乐重回中国历程

就美国人而言,可口可乐只是一种普通的日常饮料,但在美国之外,特别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人而言,可口可乐是一种“美国的味道”。对他们来讲,可口可乐是他们接触到的第一个相关美国的内容,但从此不可或缺。以中国为例,可口可乐不仅是孩子最喜欢,以及每天必须饮用的饮料,甚至于在最重要的结婚典礼上也可以看见它的影子。这固然可以看作是可口可乐广告营销的成功,但透过商业帷幕,可以看作美国文化的影响。[详细]

从乒乓外交到男篮对抗

从乒乓外交到男篮对抗

NBA可以说是美国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的缩影,美国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美国人的奋斗精神在NBA赛场上表现的淋漓尽致。“飞人”乔丹、“大鲨鱼”奥尼尔、“石佛”邓肯等不仅仅是美国人的偶像,也是全世界青年的偶像。中国的姚明、易建联和孙悦就是通过NBA赛场而闻名全世界。[详细]

传统上,都以“好莱坞”作为娱乐的代名词,而很少将之看作美国文化的具体表现,看作美国精神向世界范围输出最主要的路径。实际上,“好莱坞”收获的也不仅是数以十亿计的美元,更增加了中国人对美国的印象,是美国文化输出最直接和有效的路径,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美国的欣赏者。[详细]

1972年以来中美双边关系大事记


您认为中美建交30年中哪些事情对中美关系影响非常大?

1978年12月15日,中美发表《中美建交公报》(中美第二个联合公报),宣布两国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

1979年1月28日至2月5日,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访问期间,双方签订中美科技合作协定和文化协定。

1979年4月10日,美国总统卡特签署干涉中国内政的《与台湾关系法》。

1982年8月17日,中美两国政府发表“八·一七公报”,对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作出了分步骤直至最后解决的规定。这一公报连同“上海公报”和《中美建交公报》一起,即通常所称的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构成中美关系的基础。

1984年4月26日至5月1日,美国总统里根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中美签订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等四项协定和议定书,并草签了中美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定。

1985年7月22日至31日,国家主席李先念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美。

1989年2月25日至26日,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

1993年11月,江泽民主席在西雅图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与美国总统克林顿举行了首次正式会晤。这是两国最高领导人自1989年2月以来首次举行正式会晤。

1997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江泽民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10月29日,双方发表《中美联合声明》,宣布中美两国将加强合作,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1999年4月,朱镕基总理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美国承诺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5枚导弹从不同角度袭击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中国3名新闻工作者牺牲,20余名外交官受伤,馆舍严重毁坏。

1999年11月15日,中美在北京签署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协议,从而为中国入世扫清了最大障碍。

2001年4月1日,一架美国EP~3军用电子侦察机在中国海南岛东南海域上空进行侦察活动,违反飞行规则,将中国军用飞机撞毁。撞机后,肇事美机未经中国方面允许,擅自进入中国领空,并降落在中国海南岛陵水军用机场,严重地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2002年2月21日至22日,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布什重申,美方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遵守美中三个联合公报。

2005年9月1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纽约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前同美国总统布什举行会晤,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看法。两国元首表示将增进互信,加强合作,共同致力于发展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

2005年11月19日至21日,美国总统布什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访问期间,中美两国元首举行了会晤,双方高度评价两国关系的发展,重申将共同努力,推动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取得新成果。

当事人讲述

五任驻华大使庆中美建交30年

五任驻华大使庆中美建交30年

  见证三十年中美关系发展的五位美国驻华大使九日受美中关系协会邀请,在纽约首次聚首,追昔抚今。他们同时相信,经历了不少坎坷的中美关系未来将走向乐观。

亲历乒乓外交的美国老人忆当年

亲历乒乓外交的美国老人忆当年

乒乓外交:小球转动大球

1971 年4月,第31届世乒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其间,从训练馆去体育馆的一辆送中国队队员的大巴车即将开动,此时,一名美国运动员突然上了中国代表团的车,车上所有的中国队员都非常惊讶。在全车人的沉默和尴尬中,庄则栋经过一番思考和犹豫,向科恩走了过去。

科恩与庄则栋 奇遇造就良缘

庄则栋向科恩赠送杭州织锦

庄则栋向科恩赠送杭州织锦

庄则栋回忆说:“我刚一迈步的时候,同车就问我,小庄你干嘛去,我说跟美国人聊聊去,当时同志们就劝我,别去,别惹事儿,别理他...我就没有听同志们的劝告,我找了一个翻译,我就过去了。过去以后,我就让那个翻译问他,我说你叫什么名字,他说叫哥伦·科恩,我当时就对他讲,为了表达我们中国人民对美国人民和运动员的友谊,我说我送你个礼物做纪念,我就把这个给他了。” 一天后,科恩回赠了礼物,这个细节被在场记者抓住,成为爆炸性新闻。消息很快被传到了北京,也传到了美国。[详细]

毛泽东收回成命 历史华丽转身

周恩来自费请国手吃饭

周恩来自费请国手吃饭

周恩来慎重后退

世乒赛期间,美国乒乓球队代表团半开玩笑、半礼节性地提出希望应邀访华。对此,周恩来持慎重态度,决定暂不邀请。毛泽东接到报告后没有马上批复,直到不宜再等的4月6日,才大致同意周恩来的意见。[详细]

毛泽东决定邀请美国队访华

毛泽东趴在桌子上似乎昏昏欲睡。突然,毛泽东说起话来,嘟嘟嚷嚷,听不清楚。吴旭君听了一会才听出,毛泽东用低沉而含糊的声音说:“邀请美国队访华。”[详细]

尼克松访华:改变世界的一周

一幕“乒乓外交”一下子把中美双方的战略意图从幕后推到了台前。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正式访华。2月28日,中美两国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交往的大门终于被打开。

周恩来会见基辛格博士

周恩来会见基辛格博士

1971年7月9日至11日,基辛格秘密访华。尼克松和基辛格本人对这次访问还不是很有信心,此行以“波罗行动”为代号,意即像七百年前意大利的马可·波罗那样冒险。[详细]
期间基辛格和周恩来举行了多次会谈,最终双方讨论和解决了两个具体问题:一是确定建立新的直达双方最高层的秘密联系渠道——巴黎渠道;更重要的是,商定双方将同时发表尼克松将应邀访华的《公告》。[详细]
为秘密访华基辛格装肚子疼 基辛格见到周恩来很紧张
基辛格要求用一包月球上的泥土交换马王堆女尸周围的木炭

尼克松访华:揭开中美建交序幕

视频:尼克松访华

视频:尼克松访华

飞抵北京时间有讲究

尼克松对访华高度重视,几乎策划了每个细节。“空军一号”17日从华盛顿起飞,先到夏威夷停留数日,21日抵达上海,当天上午11:30准时抵达北京。这一时间是事先策划的。北京时间上午11:30是美国东部时间晚上10:30和西海岸时间下午7:30,正是美国当地电视节目播出的黄金时段。尼克松选择这一时间抵达北京,就是希望所有美国人都能看到他抵达北京机场的这一幕。[详细]

毛泽东在北京会见尼克松

毛泽东在北京会见尼克松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大谈哲学和诗歌

毛泽东紧紧握着尼克松的手,足足有一分钟。两人谈到了几个他们共同的熟人:蒋介石、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中美之间的“传话人”)。当尼克松想引起一些涉及中美关系的“有实质内容”的话题时,毛泽东挥挥手打断了他,大谈哲学和诗歌。大约过了一个小时,中方代表看看表,示意已经谈了很久。寒暄一番之后,尼克松起身告辞。[详细]
毛泽东为尼克松举白旗访华解围 美方偷录音却露馅
尼克松主动为周恩来伸手脱掉大衣 中国挫败刺杀尼克松阴谋

尼克松总统和夫人访华期间参观长城

尼克松访华期间参观长城

中美发表联合公报

关于台湾问题的措辞是这样写的:“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重申它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考虑到这一前景,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这段100来字的措辞,这是中美会谈中争论最多的一段,从北京争到杭州,从杭州争到上海。尼克松访华和上海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开始。[详细]

中美正式建交 邓小平访美

中美建交 《人民日报》印发号外

中美建交《人民日报》号外

1978年7月,中美双方在北京开始建交谈判。经过近半年的谈判,双方终于达成下述协议:一、美国承认中国关于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立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二、在中美关系正常化之际,美国政府宣布立即断绝同台湾的“外交关系”,在1979年4月1日以前从台湾和台湾海峡撤出美国军事力量和军事设施,并通知台湾当局终止《共同防御条约》;三、从1979年1月1日起,中美双方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3月1日互派大使、建立大使馆。[详细]

邓小平访美

邓小平访美

1979年1月29日上午,美国白宫南草坪上首次并排升起五星红旗和星条旗。在这里,美国总统卡特为中国的贵宾——邓小平副总理举行了欢迎仪式。这是一个极不平凡的历史时刻。此前不久,中美两国刚刚结束了近30年的敌对和隔绝,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而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起过关键作用的邓小平,此刻又作为中国人民的代表,开始增进两国相互了解、友谊和信任的访美之旅。[详细]
1979年邓小平访美:蒋方收买意大利枪手企图暗害
邓小平访美遇险记:三K党成员抽刀冲向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