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知识:乃堆拉山口 |
乃堆拉山口位于中国西藏日喀则地区与印度锡金邦的交界处,海拔4500米左右,是世界上最高的公路贸易通道,也是中印之间条件相对较好的陆路贸易通道,每年4-10月适于人通过。山口距锡金邦首府甘托克54公里,距西藏亚东52公里,距拉萨429公里,是连接中印陆路贸易最短的通道。
曾是中印之间最大的商埠:据历史学家介绍,来自中国内地的商贾自两千多年前就开始向中亚、西亚和南亚通商。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冯?李希霍芬在其所撰写的《中国》一书中,首次把汉代中国和中亚南部、西部以及印度之间的交通路线,称作“丝绸之路”,因为当时大量中国的丝绸和丝织品经由此路西传。史料记载,这也是当年唐朝高僧玄奘“西天取经”的途经之路。
|
|
中印关系回顾 |
1950年4月1日,中印建交。印度是非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详细内容]
中印双边重要文件
·1984年8月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印度共和国政府贸易协定》
·1988年5月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印度共和国政府文化合作协定》
·1988年12月发表《中印联合新闻公报》
·1993年9月签订《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
·1996年11月签订《在中印边境实控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
·2002年1月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印度共和国政府旅游合作协定》
·2003年6月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的宣言》
|
|
中印边界问题概述 |
中印边界全长约2000公里,分为东、中、西三段。双方争议地区面积共约125,000平方公里,其中东段约90,000平方公里,中段约2,000平方公里,西段约33,000平方公里。[详细内容]
|
|
图说中印边贸 |
|
西方人眼中的两个东方大国 |
·是互补还是竞争?
亚洲“象”和“龙”之间的差别和相似之处都很显著。两国经济增长都很快,农业经济都很落后,同样面临如何创造数百万就业机会的问题。印度财政部高级官员普拉蒂普·K·戴伯说:“从根本上看,印中经济是互补的,而非竞争性关系。”[详细内容]
·印度赶超中国的八个理由
《法兰克福汇报》:看看21世纪中国和印度两个新崛起的经济大国之间的竞争,有8个理由决定印度可能赶超中国。[详细内容] |
|
|
|
|
|
乃堆拉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一部分。这条线路上的西藏亚东曾是中印两国间最大的商埠,20世纪初,这里的交易额最高时达上亿银元,占当时中印边境贸易总额的80%以上。1947年印度独立后,乃堆拉山口的双边贸易飞速发展。10年后,就有超过1000头骡子和700多人每天往返在这条道路上。那时,印度主要进口羊毛、动物皮革、牦牛尾巴等货品,出口衣物、烟草、肥皂、劳力士手表甚至是分解的汽车,他们由此换回成袋的中国银币。自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后,中印两国相继撤销了原边贸市场的海关等机构,乃堆拉山口由军队把守,边贸通道被铁丝网隔离。[全文] |
|
|
|
|
在高高的喜马拉雅山山口,一名中国士兵来到分隔中印两国边界的铁丝网旁。在这个世界上两个人口大国之间曾经最为敏感的边界上,他手中拿的不再是枪,而是带给家人的录影带,他还停下来透过铁丝网和对面握了握手。不远处,推土机正忙碌着,并不是在建碉堡,而是要铺设连接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公路。中印两国计划今年6月份重开乃堆拉山口,这是两个亚洲巨人之间和睦的象征。[全文] |
|
|
印度人逐步打消顾虑 |
|
过去,最反对开放乃堆拉山口的是印度军方,他们担心一旦开放边贸,中国会加强边境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设施建设,无论公路、铁路、还是机场,都能增强中国军队在中印边境的集结和机动能力。但随着中印关系越来越密切,在边境开放问题上,印度方面对安全担心越来越小,而对经贸兴趣越来越大。[详细内容] |
|
|
持续的双边谈判 |
|
随着中印关系的改善,2003年时任印度总理的瓦杰帕伊访华后,中印双方同意恢复开通乃堆拉山口,这条贸易古道再度引起关注。2004年,中印两国签署了经由乃堆拉山口进行边境贸易的备忘录;2005年,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准了西藏在亚东县建设边贸市场的总体方案,亚东口岸恢复开放的事宜进入组织实施阶段。[详细内容] |
|
|
边贸背后的意义 |
|
此次重新开放中印丝绸之路,促进了拥有23亿人口的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潜在商品市场的陆路连接,开启了东亚-中国西藏-南亚大陆桥,大大缩短了中印两国的贸易距离,并将使中印贸易渠道的多元化。[详细内容] |
|
|
|
|
两千多年来,中国和印度一直到18世纪初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两国又是近邻,在现代化发展中可谓同时起步.这样两个觉醒的东方古国,在这个非零和年代,从竞争走向合作,从对手走向朋友。中印龙象联手将是双赢之路。 |
|
|
亚洲的“龙”与“象” |
|
中国和印度各自经济的快速崛起及其发展前景,成为参加博鳌亚洲论坛的东西方权威人士关注的焦点。花旗集团亚太区首席执行官麦睿彬认为:“中国和印度都可以成为最终的赢家,但要实现共同崛起需要从竞争走向竞合。”[详细内容] |
|
|
中印合作的双赢之路 |
|
印两国都是文明古国,两国的复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印两国能不能走出一条双赢之路,创造出新的发展与合作模式,关系到能否造福于两国人民,造福于世界。[详细内容] |
|
|
中印交往仅有经济是不够的 |
|
在国际关系史上,中印两国的关系可以说是打交道的历史最长、友谊最深、影响最大。如今,国际地平线上已经出现印度和中国两大巨人的远景,在新形势下,怎样与对方打交道,彼此间都在急切探索。[详细内容] |
|
|
中印之间民间交流 |
|
“中印关系发展的关键在于民间推动政府合作,”密特拉说,“民间越来越多的私人和经贸交流,可以促进政府间的合作。而在年轻的一代,根本就没有交流障碍。”[详细内容] |
|
|
|
|
虽然中印这两个亚洲巨人期待接近,渴望合作,可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这两个东方古国相互间仍缺乏足够了解。在彼此的合作中不可避免的出现的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可是,只要双方理智地现实地看待这些,就能避开这些误区,那些不和谐的音符自然消失在龙象竞争合作中。 |
|
|
印度人的矛盾心态 |
|
印度人常常以矛盾的心态看中国。一部分人虽然担心中国,批评中国,但也希望印度能像中国一样快速发展。[详细内容] |
|
|
印军谋划在蒙古设基地牵制中国 |
|
日前,印度知名军事网站“印度防务”援引《印度日报》5月5日一篇题为“印度在蒙古筹划军事基地以制衡中国”的文章称,印蒙两国防务合作关系近几年来出现强劲的发展势头,印度在蒙古设立军事基地的计划目前正在讨论之中。《印度日报》没有就此透露更多的详情,但如果印蒙两国能够成功就此达成协议的话,这将是印度继塔吉克斯坦艾尼空军基地之后的又一个海外军事基地。[详细内容] |
|
|
印度政府禁止中国企业承包工程 |
|
印度政府外交部和内政部发出禁令,禁止中国深圳的希马克—天达公司承包建设印度17个民用机场的廊桥工程,理由是这17个机场当中有些属于“敏感”地区,中国工人在当地施工可能会对印度造成潜在的“安全威胁”。[详细内容] |
|
|
中印比较应避开四大误区 |
|
中印比较已成为国际和国内炒作的热门话题,但是在进行比较时,需注意避免四大误区:以比高低为目的;以简单地设指标为要务;满足宏观鸟瞰和带着零和博弈心态比较。[详细内容] |
|
|
|
|
不可否认,中印两国之间既有历史的恩恩怨怨,也存在着一些误解和矛盾。然而,在这个非零和年代,两个东方古国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同繁荣。当年的对手成为现在的朋友, 当年的军事禁地成为如今的繁华集市,中断的古丝绸之路重新响起闹市的喧哗。中印边境贸易通道,两国的交流不仅跨越了两国边境,跨越了乃堆拉山口,跨越了高高的喜马拉雅山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