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视野:半数出版社转手--2004法国书业大动荡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2/31 10:27 中华读书报 | |
2004年是法国图书业的大动荡之年。一年之内,约有半数法国的出版社经历了转手。 媒体则激烈抨击出版业日益沦为唯利是图的商人用来谋利的工具,大大降低了自身的文化品格。 今年最大的两起购并案是,以前排名第二位的阿歇特出版社购并前法国第一大出版 2004年出版业大动荡的根源,在于两年前法国的跨国传媒巨头(也是该国头号出版商)威旺迪环球集团财务崩溃后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威旺迪垮台后,此前被它压在身下的阿歇特意欲将其残存的出版业务(后更名为Editis)全部吞掉。此计划一旦得逞,那么,正如讽刺杂志《鸭鸣》 Le Canardenchainé所言,阿歇特所出图书将占到法国图书的20%,市场份额将达到40%,同时将占据90%的词典市场,82%的教科书市场,55%的平装书市场,以及60%的图书发行渠道。因此,欧盟反垄断机构强行干预,阿歇特不得不放弃了Editis60%的股权。数月后,这部分股权被一家老牌钢铁公司以6.6亿欧元购得。 尽管到嘴的肥肉丢了一半,但阿歇特并不感到特别失望。自它1826年创立以来,还从未像今天这样强大。通过一连串的国际购并,现在它已是法国和西班牙的第一大、以及英国的第二大出版商。实力大增之外,阿歇特还自感真正成为了一家“全领域的出版社”(unéditeurcomplet)。 真正令人惊呼的大案,还是老牌出版商瑟伊被只有12年历史的出版界新丁马蒂尼埃吞并。后者由阿歇特前主管埃尔韦·马蒂尼埃(Hervédela Martinière)创办于1992年,以图文书和外版书迅速暴发。而瑟伊早在20世纪30年代,便已在法国文坛和人文科学领域确立了盛名,成为许多著名知识分子的家园。 马蒂尼埃和瑟伊合并后,新公司的年营收将达到2.8亿欧元,位列阿歇特和新Editis之后,弗拉马利翁(Flammarion)和伽利玛(Gallimard)之前,成为法国第三大出版集团。 但是,马蒂尼埃并吞瑟伊所用的大部分现金,都来自香水巨头夏奈尔的后台老板维特海默兄弟(Wertheimer)。由于忧惧瑟伊的人文传统遭到新老板过于商业化的经营理念的破坏,很多著名的作者和编辑已弃瑟伊而去。 图书——或更广义的“文化”,在法国例来是重大课题。法国人向有“文化例外”之说,意即任何文化产品均不应被视同一般商品。然而现在,从供水公司(威旺迪前身)到工业集团(阿歇特的母公司拉加德尔Lagardère),从钢铁企业(Editis的新老板)到香水巨头(瑟伊的幕后操控者),“纯净的”文化之地已越来越多地掌控在大型商业集团的手中。因此,整个2004年,从严肃的《世界报》到讽刺杂志《鸭鸣》,法国媒体都在辩论出版业的“堕落”和文化精神的丧失。 《世界报》批评出版业日益“垄断而保守”。但Editis出版社总裁阿兰·库克(Alain Kouck)却认为,现在与以往并无什么不同。他对美国的《出版家周刊》说:“法国出版业历来为两大集团所统治,现在也是一样,”他说,“我们一心求得创新,却总是遭人责难。”(康慨) (编辑:燕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