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 何俊昌拍摄 云南宣威用废矿水开展春耕

    新华社 何俊昌拍摄 云南宣威用废矿水开展春耕
    龙潭镇陶家村村民在育苗地里做田间管理
  • 华商报 张宏伟拍摄 村民赶车到15里外地区取水

  • 羊城晚报 邓勃拍摄 旱区的马毛发干枯

  • 江南都市报 西南旱区高清图集

央视评论员 王志安 部分地区可考虑人口迁移
央视评论员 王志安 部分地区可考虑人口迁移

王志安觉得此次旱灾的确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要深刻思考人和环境究竟应该如何和谐发展。[详细]

中央电视台 郑丽 石林县38个水塘已经干枯
中央电视台 郑丽 石林县38个水塘已经干枯

由于云南的土壤是属于红壤,它的含水性比较差,尤其石林那个地方的地质特点,水进去之后就几乎完全渗透掉了。[详细]

广州日报 王飞 漓江水位只有往年一半
广州日报 王飞 漓江水位只有往年一半

“桂林山水甲天下”,构成这种风景的一半是水,一半是山。现在因为遭遇大旱,没有了水的依伴,只剩下了山。[详细]

中国日报 郭安菲 老人称90年未见如此大旱
中国日报 郭安菲 老人称90年未见如此大旱

当地一位90多岁老人告诉记者“在她有生的90多年里,还从来没有见到如此干旱过。”[详细]

大众网 贫困学生担心家中绝收影响上学
大众网 贫困学生担心家中绝收影响上学

在云南当地的小学一般是两三个村统一上一个小学,因为路途遥远,平均每个孩子上学都要走3、4个小时的山路,所以大多孩子都是住校,一周回一次家。[详细]

扶贫基金会 何蕾 村民家中存粮仅能维持一到两个月
扶贫基金会 何蕾 村民家中存粮仅能维持一到两个月

因为旱情,以玉米为主要种植物的三亩田地,也就能打出一亩地的收成。[详细]

央视评论员 王志安 要高度重视旱灾引发次生灾害
央视评论员 王志安 要高度重视旱灾引发次生灾害

新浪特约观察员、央视评论员王志安由楚雄来到曲靖,在观察到旱灾的同时,也观察到了由旱灾可能产生的次生灾害应该引起重视。[详细]

华商报 刘海宏 旱区村民一盆水要用四遍
华商报 刘海宏 旱区村民一盆水要用四遍

当地人介绍说,目前从河里运回的水都是用过很多遍才被倒掉的。先洗菜,洗脸,洗脚,再喂牲口。[详细]

中央电视台 康辉 贵州近日降雨无法缓解旱情
中央电视台 康辉 贵州近日降雨无法缓解旱情

前两天贵州的东部和北部地区都下了雨。在局部地区稍微缓解了一些旱情。不过,在雨后查看地面就会发现,地面全是干的[详细]

贵州商报 刘坤伦 油菜只开花不结籽
贵州商报 刘坤伦 油菜只开花不结籽

在美丽的油菜花背后,是巨大的经济损失。因为干旱,油菜只开花,不结籽,也就是没有收获。[详细]

扶贫基金会 何蕾 寄宿生一周才能吃一次青菜和肉
扶贫基金会 何蕾 寄宿生一周才能吃一次青菜和肉

由于近期蔬菜价格的大幅上涨。现在,学生每天能吃到的菜就是豆芽、洋芋、豆腐之类价格相对便宜的菜详细]

中国日报 郭安菲 橡胶树发病导致村民收入锐减
中国日报 郭安菲 橡胶树发病导致村民收入锐减

位于西双版州的云南景洪市基诺乡巴飘村,村中近80%农民依靠种植橡胶生活。沿途是大片原始森林和橡胶林,然而路两旁的树叶已经发黄[详细]

旱情纪实

他们在现场

央视 康辉

央视 康辉

Chinadaily郭安菲

Chinadaily郭安菲

扶贫基金会 秦伟

扶贫基金会 秦伟

央视 郑丽

央视 郑丽

扶贫基金会 何蕾

扶贫基金会 何蕾

贵州商报刘坤伦

贵州商报刘坤伦

齐鲁晚报郭建政

齐鲁晚报郭建政

央视 康辉

央视 康辉

Chinadaily郭安菲

Chinadaily郭安菲

扶贫基金会 秦伟

扶贫基金会 秦伟

央视 郑丽

央视 郑丽

扶贫基金会 何蕾

扶贫基金会 何蕾

贵州商报刘坤伦

贵州商报刘坤伦

齐鲁晚报郭建政

齐鲁晚报郭建政

合作媒体

专题内搜索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