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弈者谋势,善谋势者成事。历史有如棋局,惟有控制整个棋盘的关键方位、精确占点,方能左右大局,从而奠定胜局。改革开放已走过30年,今天的局面同样是由一步步政策造就而成,每一步落子计较的都不是一时一事的成败,何着是高招,哪步是险棋,都只有跨越时空的维度,才能判断出弈棋者的目光与胸襟。[发表评论]

改革开放突破口:农村改革与经济发展区

幻灯:30年前的小岗村

幻灯:30年前的小岗村

    30年前,小岗村18名农民签下分田到户的生死状,率先实行农业生产大包干,最终18户农民的想法转变成整个国家的希望,进而确认为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

    其实,在当时的中国农村,类似小岗的事情至少还可以找到十几起乃至几十起,只是小岗因为有县委书记、省委书记或暗或明的保护与支持,才得以侥幸地保存和成长,成为大包干的故乡。[详细]

幻灯: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

    1980年3月24日,中央正式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出口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短短半年之后,深圳的一个小渔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万元户村。

    深圳等地的成功坚定了决策者的信心。1984年1月,邓小平在第一次南巡中,毫不犹豫地提出了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的特有产物的论断。是年,中央决定在大连、天津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详细]

给经济松绑:计划体制逐步转向市场

张军:价格双轨制是奇迹还是神话

价格双轨制奇迹还是神话

    1979年后,国家实行原材料价格改革,形成了所谓价格双轨制。1985年,政府正式把双轨制作为价格改革的思路,到八十年代后期,中国经济成为了一个双轨制经济,通过双轨制逐步完成了从计划到市场的过渡。

    但是,由于短时期内价格过度地变化,会使政府部门、人们的观念、企业家都不适应,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直到今天仍有人认为,是双轨制带来了腐败。[详细]

深度报道:中国私营经济历程

深度报道:中国私营经济

    正当农村实行家庭承包,城乡经济开始活跃的时候,雇工大户在中国城乡悄然而起,这些随后被划为私营企业。进入80年代,私营企业也在沿海和内地大城市出现。

    在近10年时间内,私营企业在曲折中发展,意识形态、政治风云、经济体制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因素。1988年,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草案,明确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详细]

手筋之一:南巡

幻灯:浦东新区开发开放

幻灯:浦东新区开发开放

    1992年10月,十四大提出开发浦东,将之上升为国家战略。
    浦东是继深圳等老特区之后,中国改革突破重重障碍、再次起飞的见证。它的成功主要表现在经济上,它的挑战则来自于行政与规则。如果从中央到地方不进行相应的行政体制改革,浦东的改革很可能无以为继。为此,浦东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进行大胆改革,为中国新一轮的闯关埋下伏笔。[详细]

    尽管早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中国就已经开始市场化改革,但直到1992年,“市场经济”的名分才确定下来。1997年,十五大报告提出“混合所有制”的概念,认为非公有制经济不仅仅是补充,而且是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论断在全国引发轰动,笼罩在不同所有制性质经济体头上的意识形态光圈开始日渐散去。[详细]

手筋之二:重构税收

    1994年开始的分税制改革,是中央和地方关系的重要分水岭。实行分税制的初衷,就是把财力集中到中央,在分税制实施后的当年,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比例由上年的22%急升至56%,中央对全国的宏观调控能力空前加强。[详细]

    在改革初期,许多社会群体都为改革的成本埋单,教育收费改革、医药体制改革、住房市场化改革等,其成本也大多转移到了各个基层社会群体身上。改革对于公平问题的相对忽视,造成贫富差距拉大等诸多社会问题,其恶化的程度已经影响到改革的效率。[详细]

手筋之三:国企改革

    1984年起,国企所有权与经营权逐步分离,企业成为市场主体。但由于政策局限性和改革配套等问题,国企数年后大面积亏损。1992年,山东诸城市长陈光掀起职工买股的股份合作制改革,两年后全市272家国企完成改革,陈光由此得名“陈卖光”。[详细]

郎咸平国企改革盛宴说

郎咸平国企改革盛宴说

    90年代中期,国企大面积亏损。经济学界呼吁,收缩国有经济战线,缩小国有资本控制范围等办法,使国有资本从一些竞争性领域退出。而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实质上意味着一部分国有资本的退出,意味着国企的所有制改革。这种国退民进式的改革引发激烈争论,2004年8月,经济学家郎咸平发表《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的演讲,呼吁立即停止产权改革。此后,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话题。[详细]

专家解读新《公司法》

专家解读新《公司法》

    1993年,国有企业改革目标确定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年《公司法》出台,规定公司是企业法人,享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一时间,地方国企对股份制的热情空前高涨,当年年底全国股份制有限公司迅速达到3261家,大部分实行分拆式上市。但上市并没有改变国有企业普遍亏损、高负债经营的状况,搞活每一个国有企业已不可能,在此背景下,“抓大放小”应运登上历史舞台。[详细]

抛开农业税走向新农村

李昌平上书总理

李昌平上书总理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曾经提供强大动力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陷入滞后的窘境。2000年3月,湖北监利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向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反映,当地“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李昌平的进言引起了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从2004年开始,中央再次连续发出“一号文件”,从“两减免、三补贴”到限期取消农业税并加大补贴力度,步步推进,直到启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运动。[详细]

保护私产入宪 物权法颁布实行

    物权法的出台,正是落实“保护私产”的关键一步。而在立法过程中所发生的论辩,同步伴随着对中国改革得失的争议,因而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前夕诞生的物权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改革财富的一份法律总结,更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民权时代。[详细]

大部制深化机构改革

国务院机构改革情况一览表
调整后的部委名称 合并或包含的原部委 新增下级机构 隶属关系调整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发改委 国家能源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国家烟草专卖局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烟草专卖局改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
交通运输部 交通部、民航总局、国家邮政局 国家民用航空局 国家邮政局改由交通运输部管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公务员局
环境保护部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设部
卫生部 卫生部、药监局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改由卫生部管理

    08年开始的第六轮机构改革,以大部制改革、健全宏观调控为主要目标,新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27个。无论是精简机构、裁撤人员,还是解决职能交叉、理顺体制等问题,都暗合30年来中国市场化之路。[详细]

围绕改革开放30年的总结与反思早已展开,一种观点认为改革远未终结,目前的核心任务是继续深化改革;相反的观点则认为,目前已经进入后改革时代。改革目标远未完成,但改革的动力机制已然无存,这也就是当前改革的两个面相。可以预见的是,下一步改革势必将进一步调整利益结构,未来仍然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详细]

网友评论

查看更多

匿名发表 会员代号: 密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