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 认真落实卫生防疫措施,及时消除隐患,预防饮水疫病的暴发流行。
大足 全力保证群众饮水,一边全力寻找水源,一边组织全县干部分片送水。在市地勘局的大力支持下,已新打机井39口,缓解了部分干旱地区人畜饮水严峻形势。
江津 该市各级各部门的干部放弃休息,分赴联系镇(街)、联系村社,组织水泵抽水、协调塘库用水、抢收稻子等。
南岸 组织人员和车辆,每天从巴南调水,日调水达5万立方米,缓解了南岸茶园新区近10万人的饮水问题。
云阳 四方筹集抗旱资金--争取上级配套一点、县财政拨付一点、乡镇支付一点、村及群众自筹解决不足部分,共投入抗旱资金425万元。
万州 出台规定,要求稳定水价,严厉打击借缺水之机提高水价的行为,一旦发现违规者,一律按上限严处。
忠县 确定了“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农业部门组织80多名技术人员深入旱区,规划落实生产补救措施,对抗旱无效或绝收田地尽快安排晚秋生产;气象部门抓住有利天气及时开展增雨作业,目前已发射增炮弹249发、火箭弹29枚,减缓了局部地区的旱情。 |
|
|
|
|
据史料记载,在近500年中,重庆市平均十年有四年旱。
19世纪前,旱灾偏少;19世纪中叶以后,开始增多,20世纪30-40年代及60-70年代伏旱频繁,平均十年有八旱,有些年份灾情十分严重。
1814-1815年,重庆、巴县大旱,饥民食树皮;1877年,潼南大旱,正月至六月,半年无雨,饮水困难,秋收全无,饿死者沿街塞路,有万人坑遗迹;1884年江津、永川、綦江夏秋连月皆旱,百谷无收,米价奇贵,饥民多饿死者。
1935-1936年重庆地区5-8月大旱,田禾枯萎,颗粒无收,哀鸿遍野,灾民赖以树根芭蕉头为食。
|
二十世纪以来,严重旱年以30、70年代最多,十年中就有五年为旱年。查看详细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