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新中国第十四个记者节。几许沉重,几多思考,在这个全国新闻工作者的节日,重申责任与使命,才能激励我们不断前行。
每个时代的新闻工作者,都曾写下自己的荣光。民主革命时期,“盗火者”把真理遍传工农大众,下笔可敌百万兵;长征路上,《红星报》伴随始终,印刻一路牺牲一路歌;新中国64年,媒体以纸笔以镜头,忠实记录亿万人民追梦圆梦的征程。如扬声器,如宣言书,中国的新闻工作者向世界宣示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宣示自己的信仰和忠诚:对职业的信仰,对人民的忠诚。
今天,更为壮阔的时代图景在我们眼前展开。谁能如此幸运,可以在浓缩上百载现代化历程的30余年中含英咀华?谁又能如此幸运,可以在13亿人命运的改变中写尽风流?当十八大报告将舆论监督与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并列,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新闻工作者尤须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与呼。
见证、记录之上,做社会发展的参与者、时代前行的推动者,无疑是更高远的新闻理想。在众声喧哗的舆论场,“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的记者,可为社会共识的凝聚者;在泥沙俱下的网络空间,有“风向标意识”的记者,可为公共舆论的整流器;在偏激狭隘的极端心态中,守望真善美的记者,则可为正面能量的麦克风。即便键盘取代了纸笔、胶片退出了市场,只要怀揣公义之心,记者就永远大有可为。
中国即将“再出发”。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必会激起澎湃的改革新潮。改革的关键节点上,报纸刊发真理标准、改革走向的雄文,曾为挽狂澜于既倒之力;发展的伟大进程中,媒体记录从包产到户到抗震救灾的华章,曾奏亿万心弦共鸣之音。而今迈步从头越,为改革鼓与呼,落纸当更沉,着墨当更深。如果对发展的难题缺少深切的思考,如何在火热的改革实践中寻找破题的力量?如果对群众的呼声没有深切的体认,又如何在浩荡的改革进程中发出引领舆论的强音?
正如马克思所说,记者应当生活在人民当中,“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从范长江提出“一张报纸,一个记者,其基础在群众,前途也在群众”到穆青以“勿忘人民”激励青年,再到“走转改”活动提倡“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激荡不变的是赤子情怀。和留守儿童、老人谈谈心,看看思念的泪眼、夜晚的孤灯,更能感知城乡二元的差距;与白领们交个朋友,听听“房奴”、“蚁族”的心声,更能理解走进“春天里”的期盼……今天的中国,同样是“蹲下来才能听到、俯下身才能看清”。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脚上的泥土、身上的灰尘,是时代给予的馈赠,也是新闻工作者最高的奖章。
新闻界前辈张季鸾,上个世纪40年代曾对“记者节”作过两个解释:一是记者的节日,一是记者的节操。今天的记者,无疑面临更多考验。从“排队领封口费”到“陈永洲事件”,虽然只是少数人的行为,却仍足以让人警醒:金钱、权力,总有大于想象的诱惑力。牢记“敬畏事实”,力戒“心为物役”,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职业声誉,像守护生命一样守护职业底线,新闻工作者才能在众声喧哗中允中守直、在利益诱惑下激浊扬清、在信息芜杂中去伪存真,为转型社会呵护出一团春意。
“始终坚持以导向为灵魂、以真实为生命、以人民为中心。”11月7日举行的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颁奖报告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殷殷勉励新闻工作者。不管铁轨延伸到何处,总有记者向着下一个站台出发;不管太阳西沉于何处,总有记者向着下一个日出眺望。“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记者的荣光永远在前方。11月8日,又一个记者节,庆祝节日、共享光荣,更当坚守节操、奋力前行。
(原标题:记者的荣光永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