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30年中国奋斗历程,会产生一种波澜壮阔的历史感。30年中一代又一代人出生、成长,一代又一代人衰老、死亡,无论有怎样的困难与磨难,这个国家奔向文明富裕的脚步却永远不会停滞。过去的三十年表明,中国进步的洪流将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而且任何势力也无法阻挡。现在,我们回望这段历史,不是为了要汗青留名,而是从过去的汗水和艰辛中,去寻找前进的动力,去除通向未来之路上的藩篱。[发表评论]

四大特区开启对外开放大门

1980年3月24日,中央正式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出口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短短半年之后,深圳的一个小渔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万元户村。

深圳、珠海等四地的成功坚定了决策者的信心。1984年1月,邓小平在他的第一次南巡中,毫不犹豫地提出了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的特有产物的论断。是年,中央决定在大连、天津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详细]

分税制重构中央与地方关系

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就是一个放权的过程,但是,随着权力逐渐下放,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日益下降。

1994年开始的分税制改革,是中央和地方关系的重要分水岭。实行分税制的初衷,就是把财力集中到中央,在分税制实施后的当年,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比例由上年的22%急升至56%,中央对全国的宏观调控能力空前加强。[详细]

重返WTO:深度开放进行时

1986年7月10日,中国正式提出申请开始“复关”历程,在经历15年艰苦谈判之后,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第143个成员。

这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贸领域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了经济全球化。[详细]

经济总量今年有望进全球前三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发生了根本性的历史转变。中国今年GDP总量可望超过德国,进入全球前三。[详细]

人均国民收入30年增长11倍

1978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只有190美元,2001年突破1000美元,2007年又迈上新的台阶,达到2360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11倍。[详细]

30年全国财政收入增长50倍

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全国财政收入只有1000多亿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财政“蛋糕”越做越大。近几年,全国财政收入不断跨上新台阶:2003年至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连续突破2万亿元、3万亿元、5万亿元大关。全国财政收入30年间增长了近50倍![详细]

包产到户改变中国命运

30年前,中国的农村改革从小岗村出发,由18名农民签下“分田到户”的生死状,率先实行“农业生产大包干”,最终18户农民的想法转变成整个国家的希望,进而确认为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包产到户把7亿中国农民直接带进了奔腾激荡的历史长河。[详细]

农民工带着致富梦离乡进城

他们是廉价的劳动力,他们曾经是农民,他们到城市务工。这个国家是如此地需要他们,可在最初,他们得不到足够的善意。他们被称为“农民工”,之前的名字是“民工”,这是相对国家正式工人的一种说法——他们只是非正式的工人。好在,那个时代已经渐渐过去。[详细]

新农村建设仍需打破权利坚冰

这个国家给农村期许一个美好的未来,那么就要要立法保证农村建设在公共财政支出中占有的比例;就应保证农民享受同等国民待遇,公共财政支出要均等化;就应继续打破户籍、土地权力乃至政治权利等方方面面的体制壁垒。[详细]

世界工厂搬到中国

随着外资源源流入,贴着“中国制造”标签的产品不断输出。就产品的产值而论,中国列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成为世界第四大工业基地。中国已成为一个巨大的制造中心和采购中心。[详细]

26家企业跻身世界500强

而来自中国企业联合会的消息表明,2008年,中国企业500强与世界500强相比,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的差距正进一步缩小。[详细]

高新产业引领中国智造

“智造”显然是“制造”的沉淀和升级。当成本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薄,更年轻的经济体在后追赶,前面则是已经占据了高端产业的工业化国家,一部分以技术创新为利器的精英企业仍然在困境中脱颖而出,用“中国智造”在国际市场上扩大市场份额。[详细]

从人治到法治的转轨

中国是长期皇权、专制的国家,皇帝、领袖容易被当做神来崇拜。要破除这种神仙化的思想,必须要提倡法治。改革开放一开始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法律建设一切都不能谈起。[详细]

在保障私权中实现社会进步

一个国家不承认私人才能,这个国家就不能够拥有一个真正富裕、强大的政治基础。涉及私人企业的地位和私人财产的保护,写进了宪法里面。[详细]

物权法为市场经济奠定基石

没有一部法律如物权法这般,拨动了整个民族的心弦。物权,从一个国人倍感陌生的词汇,到举国热议的公共话题,其间跨越了多少世事沧桑。艰难的立法博弈过程,演变成一场法治思想解放运动。[详细]

当就业难遭遇金融危机

2009年,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将突破600万。在全球性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他们面临比往年更为严峻的就业挑战。据报道,将有77.5万人角逐2009年1.35万个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职位,比08年增加了13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详细]

居者有其屋是否仅是梦想

1998年7月,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停止住房实物分配,福利分房制度从此寿终正寝,中国房改向着市场化的方向迈进。商品房从面向少数群体的奢侈消费转向普通人的大众消费,然而,在告别了拥挤的居住记忆后,普通中国人又迎来了高房价的痛苦。[详细]

新医保究竟能惠及多少人

与福利分房类似,中国的老百姓曾能在大大小小的公立医院享受廉价可及的服务。然而在医疗体制的市场化过程中,看病难、看病贵、医患纠纷等矛盾逐渐产生,一部分人群因长期缺乏医疗保障,难堪重负。

新医改方案千呼万唤始出来,却受到了“看不懂”的非议。只承诺目标而避谈具体路径,反复折中的方案难以回答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新医保究竟能惠及多少人?[详细]

纪念改革开放30年系列策划

网友评论

查看更多

匿名发表 会员代号: 密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