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建庭:美国的“双重标准”当休矣

2013年11月06日10:46  南方日报

  10月28日发生在北京的汽车冲撞天安门金水桥无辜平民和游客事件,无疑是一起经过严密策划,有组织、有预谋的暴力恐怖袭击案件,任何有良知的人都应齐声对此予以强烈的谴责。然而,美国以及美国媒体再次奉行“双重标准”,不仅没有谴责,相反还在“恐怖袭击”的定性上持有怀疑态度。美国国务院日前就表示“尚未就这起事件是否为恐怖袭击做出结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则直接质疑中方对事件的定性,批评中国的民族宗教政策,甚至对涉案恐怖分子表示同情。

  新世纪以来,尤其是美国“9·11”之后,恐怖主义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一是恐怖主义组织及其活动日益增多,二是恐怖暴力事件的破坏性明显增大。中国同样深受恐怖主义之害,其中又以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国际恐怖势力这“三股势力”为甚。国际社会早已将恐怖主义视为公害和共同敌人,但美国在反恐问题上却始终坚持“双重标准”——对本国反恐总是义正词严,甚至不惜监听欧洲盟国;对他国反恐总是妄加非议,甚至对恐怖分子予以同情。在今年新疆巴楚“4·23”和新疆鄯善“6·26”两起暴力恐怖袭击事件中,美国同样没有定性为“恐怖袭击”,而始终以“暴力行为”代之。美国的“双重标准”不止针对中国,对待俄罗斯等国家同样如此。早在2004年俄罗斯打击车臣恐怖分子时,美国曾一度把“车臣恐怖分子”称为“同俄政府持不同立场的车臣政治人士”,并且指责俄罗斯的反恐军事行动违反人权。

  遥想美国“9·11”发生后,中国政府不仅表达了对死难者的哀悼,而且对恐怖主义予以了坚决谴责,更是支持美国对阿富汗塔利班实施军事打击。在今年波士顿马拉松恐怖爆炸事件中,中国政府同样表达了“强烈谴责并坚决反对任何针对平民的恐怖袭击”的一贯主张。同样是针对无辜平民,同样是造成严重伤亡,同样是制造恐怖效果,但为什么美国会对发生在中国境内的暴力恐怖袭击如此麻木呢?难道只有发生在美国、死了美国人才是正儿八经的恐怖袭击吗?暴力恐怖袭击是反人类、反社会、反文明的行径,无论恐怖主义发生在何时、何地、由谁所为、针对何人,世界各国都应该进行坚决的谴责和打击,没有任何一个讲法治、负责任的政府会对暴力恐怖行为姑息纵容。而美国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对他国境内的暴力恐怖袭击事件指手画脚,如此“别有用心”只会助长恐怖分子的嚣张气焰,让他国陷入恐怖主义的困局之中。倘若美国始终抱有这样的零和博弈思维,保不准哪一天就会作茧自缚,要知道制造波士顿马拉松恐怖爆炸案的恐怖分子,他们恰恰来自美国之外的车臣。

  美国的“双重标准”由来已久,不单单体现在反恐问题上。在愈演愈烈的“监听门”事件中、在指责中国黑客网络攻击事件上、在叙利亚问题上、在核不扩散问题上、在伊拉克战争中、在治外法权问题上……无不渗透着代表“傲慢与偏见”的双重标准。而号称“公正和客观”的美国媒体,同样秉承了美国政府的“双重标准”,习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发展中国家问题。一个典型的表现就是,对于发生在美国的恐怖袭击,他们极力渲染和煽情;但对于发生在中国等国家的恐怖事件却是习惯“变脸”,甚至还为恐怖分子鸣冤叫屈。这样的政府还有国际道德吗?这样的媒体还值得相信吗?

  任何暴力恐怖活动,都是对基本人权的严重践踏,是对法制尊严的严重损害,是对文明秩序的严重挑战,任何法治国家都决不能容忍。美国的“双重标准”当休矣,否则终将被有良知的人所唾弃。

(编辑:SN093)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南方都市报:“任性”的孙杨,学李娜单飞吧
  • 人民日报:“免费医疗”不是最佳答案
  • 新京报:大关奸淫幼女案,赔偿不能沦为“买刑”
  • 北青报:如何看待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
  • 扬子晚报:众乘客成“看客”,根子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