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道德陷阱的中国富豪们会怎么做 |
富豪相助能解决多少穷人的难题 |
一个来到世界仅11个月的小生命面临着生命的威胁,这是一件令人悲痛的事情。一人有难大家帮,帮助刘福成一家人渡过难关,是所有有爱心的人的共同愿望。但刘福成写信给富豪求助的方式,有炒作之嫌。
一方是家庭年收入仅4000元左右的农民,一方是身价过亿元的富豪,这种鲜明的对比让人们看到的是贫富差距,这种差距因为一个小生命而显得那么可怕。现在,农民刘福成写给几位富豪的求助信已经发出去了,他在期盼回音,而经过媒体报道后,更多的人都想看富豪们会怎么做,到底结果怎样。相信媒体会继续关注此事,毕竟这是一个难得的“猛料”。
经过媒体的报道,相信很多普通百姓也都会伸出援手,小生命的救治应该没有问题了。但媒体在处理这个报道上的做法却值得思考,媒体报道事实没有问题,但因为媒体公开报道后,给当事的另一方设置了一个“道德陷阱”,令其为难,这妥当吗?详细>> |
刘福成目前的窘境令人心酸,如果没有媒体的关注,他最终能否得到“中国富豪们”的援助,还是一个未知数。新闻刊登出来之后,立刻引起了各界舆论的普遍关注,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我想,富豪们恐怕是很难继续保持沉默了。道理很简单,如果富豪们拒绝提供帮助,很有可能就会因此而被扣上一顶“为富不仁”的大帽子;而提供帮助对于他们来说,似乎也只是举手之劳。
不过,站在提供帮助者的立场上,我们是不是也能够体谅一下富豪们的苦衷?富豪们确实有钱,但是谁也不会凭空把自己的钱财送人,一封求助信可能饱蘸着求助者的泪水,但是富豪们究竟该如何去鉴别其中的真伪呢?如果乐善好施、每信必助,纵使不谈经济压力,富豪们的精力能否负担得起呢?详细>> |
南国时评:求助“傍富豪”是公共救济之悲 |
广州日报:媒体对富人集团的一次“逼宫” |
如果你愿意对某份报纸做一次实证研究,你会发现这样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故事梗概是这样的:家境原本就十分贫寒的父母,为了治好孩子的病,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借遍了所有的亲戚,最后只得求助于媒体。
我们常常悲壮地看到:一个被遗弃的婴儿,本应成长在社会保障的羽翼下,却要依赖“私力救济”;一个无法温饱的农民,本该获得民政部门的救济,却只能沿街乞讨;一个救人致残的英雄,本该得到有关部门永远的照顾,却只能求助于街头——现在,本应从政府部门那里获得帮助的刘福成,只能把惟一的希望寄托在富豪们的身上。在笔者看来,置刘福成们于海市蜃楼的,并不是那些远在天边的富豪,而是那脆弱无法企及的公共救济体系。
详细>> |
穷父给富豪写信救女这则新闻引起我的关注,不在于看不起病以及得不到有效救济———毕竟,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当然也不在于当事者向富豪们写求助信的行为,因为这大抵也是穷极无奈的人们通常都会想到的一根稻草。因此,若说新意,只在于公共媒体介入到刘福成这一求助过程中来,并以一种公开的方式,引领公众去关注富豪们的反应。从根本上说,这是公共媒体借贫民之手实施的对于富豪集团的一次“点杀”,一次公然的“逼宫”。
媒体的介入很可能是对这种权利与自由的“粗暴干涉”,是对媒体权力的误用。假如这种做法一旦被大量复制,媒体也就将成为一种被义愤所把持的工具。其所导致的另一个尴尬的局面是,即使最后有人愿意施以援手,也似乎是屈服于媒体影响之下的被动结果,更有违慈善的本意。详细>> |
评穷父求富豪救女:慈善事业急需跨过技术门槛 |
贫困农民写信求助六大富豪掀起波澜 |
拯救刘帅的方式,仍是以爱心、社会良知为驱动,却无慈善组织介入的解决方式,这无法满足对“刘帅们”彻底救助的社会需求。另外,刘帅事件还意味着,如果就救济刘帅一个,富豪们并不难以做到,但一旦有难就求救于富豪成为一种流行的模式,救助贫弱,成为富豪们必须交纳的道德“赋税”,富豪们经营的资金链条,可能因为交纳道德“赋税”,而被随意拆开,那么,再有钱的人也会千金散尽,富豪有可能在某一天沦为求助者。
当然,现代慈善事业最先解决的,应当是“技术门槛”。捐钱者能捐得明明白白,受助者能透明地了解受助情况。作为中间方、技术的实施者——慈善机构,在中间较好地协调两者状况,确定受助者实际情况,约束捐助者最终履行契约,最终使慈善行为能够在清晰化的状态下进行操作。而在中国的现阶段,捐助者与受益者都较多的情况下,第三方——慈善机构的缺乏,导致了双方信息难以有效对接。
详细>> |
一位网友说:如果没有舆论,富豪们依然能捐助,那才是真有爱。如果有了舆论,富豪们还不捐助,那叫真残忍。有网友担心:富豪们如果这次捐赠了,那以后要求捐助的人就会更多,他们能撑多久?
还网友表示:富豪们给与不给捐助是富豪们的自由,大家均无可厚非;只是希望国家搞好医疗改革和社会保障,让普通老百姓看得起病,少一些这样的新闻。
有网友则建议“富人们也不要全捐”,先捐一部分解决当前问题然后给他们工作机会,让他们富起来,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还有网友认为,农民夫妇没什么错,倒是媒体,让一个再正常不过的求助事件变成了以道德名义的敲诈……详细>> |